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小景。
前两句写静态的乡村环境:几户人家被矮矮的篱笆围着,显得幽深静谧;门外是低洼的田地,种着豆子和麻类作物。短短两笔就勾勒出典型的农家风光。
后两句突然动了起来:村民听到路人经过,急忙系好草鞋出来看热闹。这个"急"字特别生动,既写出了村民的好奇热情,又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平淡。最后镜头一转,落在路边一枝斜伸的野花上——这个细节最妙,既点明了季节(春夏之交),又给整个画面增添了野趣和诗意。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先是一个安静的乡村全景,然后突然有人活动起来,最后镜头特写在一朵随风摇曳的野花上。通过动静结合、大小景切换,把普通乡村生活写得趣味盎然,让人读着读着仿佛能闻到泥土和野花的清香。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