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池边待月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之美和友人共赏的雅趣。
前四句写池边实景:茂密的树木与缭绕的云气缠绕岸边,开阔的池水与天际相接。菱花初绽如镜面般光亮,浮萍轻摇仿佛含着微风。这里用"吐镜"形容初开菱花的晶莹,用"欲含风"表现浮萍颤动的轻盈,把植物写得像有生命一般。
五六句写月光渐显的过程:月光先给沙滩披上银白,再为洲渚上的树叶染上淡淡红晕。这里用色彩渐变展现月光移动的轨迹,"白"与"红"的对比让画面鲜活起来。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样美好的月光(金波)正该与友人同赏,大家乘着小船共度良宵。"仙棹"的比喻让普通的游船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味,透露出诗人与友人沉浸在这如仙境般夜色中的愉悦。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延时摄影:从日暮云树到月华初上,最后定格在众人泛舟赏月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寻常的待月活动写得如诗如画,展现了发现平凡之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