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姜给事如农

侍从知名早,萧条淮海东。思亲当道梗,哭弟在途穷。

骨肉悲歌里,君臣信史中。翩翩同榜客,相对作衰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姜如农的官员,晚年落魄时的凄凉境遇。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起伏和家国情怀。

开头说姜如农年轻时很有名,早早当上了皇帝的侍从官,但如今却在淮海一带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这里用"萧条"二字,一下子把人生落差写出来了。

中间四句最打动人。诗人说姜如农想家时,却因战乱道路不通;在路上听闻弟弟去世,却穷得连奔丧都做不到。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把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奈写得特别扎心。"骨肉悲歌"是说亲人离散的痛苦,"君臣信史"则暗指他对朝廷的忠诚始终不变。

最后两句很巧妙:当年一起考中进士的同僚们,如今重逢时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这个画面既温馨又心酸,让人想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整首诗就像在讲一个老公务员的故事,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它告诉我们:再风光的人也会老去,再忠诚的臣子也可能落魄,但在苦难中保持尊严,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