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其十七 伏日会江渎池

长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气伏藏。温风淟涊郁不开,流背汗浃思清凉。

江渎祠前有流水,欢注蓄泄为池塘。沈沈隆厦压平岸,好树荫亚芙蕖香。

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丝竹聒耳非自乐,肆望观者如堵墙。

吾侪未能免俗累,近日颇困炎景长。今晨纵游不觉暮,形为外役暑亦忘。

岂如高斋涤百虑,危坐自造逍遥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炎热的夏日里,人们聚集在江渎祠前的池塘边乘凉、饮酒、欢聚的场景。

诗的开头直接点出夏日酷热难耐,太阳如火,连风都变得闷热,让人汗流浃背,渴望找到一丝清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江渎祠前的池塘,这里的水流欢快,形成了池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池塘边有高大的建筑,树木成荫,荷花飘香,环境十分宜人。于是,人们登上小舟,摆上酒席,宾朋齐聚,尽情饮酒,以逃避酷暑的煎熬。虽然有丝竹乐声喧闹,但这并非自顾自的享乐,而是为了与众人一起消暑。围观的人很多,场面热闹非凡。

诗人感叹自己和朋友们也无法免俗,最近也被炎热的天气所困扰。然而,在这片清凉之地,大家纵情游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甚至连炎热的感觉都忘记了。最后,诗人提出,与其在高楼上独自烦恼,不如像现在这样,静坐片刻,进入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炎热夏日中寻找清凉、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田况

(1005—1063)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简。有《儒林公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