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 其五

扑枣僧寮隔市尘,纵横墨迹照秋旻。
孟津声价当时重,未抵杨公千载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与友人同游圣安、崇效两座寺庙的情景,重点突出了寺庙中一幅珍贵墨宝带来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僧人们在远离尘嚣的寺庙里打枣子,墙上纵横交错的书法墨迹在秋日晴空下熠熠生辉。这里用"扑枣"这个生活化场景,展现寺庙宁静质朴的氛围;"照秋旻"则赋予墨迹以光芒,暗示其艺术价值。

后两句抒情:提到明代书法家王铎(号孟津)的作品虽然当时备受推崇,但比起杨公(可能指寺庙高僧或某位隐士)千年不朽的人格魅力,仍稍逊一筹。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超越世俗名利的崇高精神的向往——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声名,而在于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境界。

全诗用枣子、墨迹等具体意象,由实入虚,最终升华到对永恒价值的思考,语言朴实却意蕴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