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参政祝公游正觉寺①

陆公巳逝逐浮尘,洪老重来刈野榛。
百亩园林成故事,一天风雨醒游人。
碧梧净洗今何在,脩竹丛生旧有因。
白发耆英留醉墨,晚凉传玩席间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正觉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联"陆公巳逝逐浮尘,洪老重来刈野榛"以两位人物的对比开篇:陆公已随尘土消逝,而洪老(可能指作者自己)重游故地时,发现这里已长满野草。这里用"刈野榛"这个动作,暗示需要清理荒芜,也暗含整理往事的意味。

颔联"百亩园林成故事,一天风雨醒游人"写眼前景象:曾经广阔的园林如今只存在于回忆中,而突如其来的风雨让游人从怀旧中惊醒。这里"醒"字用得巧妙,既指被风雨惊醒,也暗喻从回忆中回到现实。

颈联"碧梧净洗今何在,脩竹丛生旧有因"继续写景抒情:曾经被雨水洗净的碧绿梧桐已不见踪影,但丛生的修竹依然在生长。这里用植物的变化,暗示有些事物永远消失,有些却依然延续。

尾联"白发耆英留醉墨,晚凉传玩席间珍"转向当下:白发老人们在席间饮酒作诗,在傍晚凉风中传看珍贵的墨宝。这个温馨的画面与前文的沧桑感形成对比,表达出"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全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岁月变迁的无奈,也传递出与友人相聚的珍贵。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感受景物变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友情和当下生活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