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山(1) 其二

扪薜攀萝捷似猱,上方能到敢辞劳。象王世界三千大,鹏背扶摇九万高。

露气依稀成沆瀣,泉声宛转奏琅璈。凭高不尽登临兴,怅望东南学舜号。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攀登崆峒山的体验和感受,充满豪情与想象。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诗人像灵活的猴子一样抓着藤蔓快速攀登,只要能到达山顶,再累也不怕。这里用"猱"(一种敏捷的猿猴)比喻登山动作,显得活泼有趣。

中间四句展开奇幻想象:站在高处,仿佛看到大象般巨大的世界(佛教用语"三千大千世界"),又像大鹏鸟展翅高飞九万里。山间的露气像仙露般飘渺,泉水声如同仙乐叮咚。这些比喻把普通登山体验升华成神话般的仙境之旅。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站在山顶兴致盎然,却突然遥望东南方向,像舜帝那样发出感慨(传说舜帝南巡时曾望山而歌)。这里透露出诗人既享受登高快意,又心怀天下的复杂情绪。

全诗妙在将真实的登山经历与瑰丽的想象结合,既有"抓藤攀岩"的具体画面,又有"大鹏仙乐"的浪漫情怀,最后落脚到对现实的思考,层次丰富又通俗易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