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一日偕晓因挈女步月二首 其一

巴塞⑴流黄树掩青,姮娥碧海夜亭亭。
澄明双照将雏凤,闪烁斜携附骥星。
昨日早知圆必缺,今宵犹得影随形。
当时未即为情死,已忝清辉十九龄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后一天,诗人带着女儿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景:巴塞(可能是地名)的黄叶树丛中隐约透出青色,月亮像亭亭玉立的仙女高悬在夜空中。"流黄树掩青"用色彩的对比,描绘出秋天树叶渐黄的景象;"姮娥"(嫦娥)代指月亮,赋予夜景神话色彩。

中间四句写散步情景:清澈的月光同时照映着诗人与女儿("将雏凤"比喻带着幼女),闪烁的星光像跟随的随从。诗人感慨月亮圆了就会缺,但今晚还能与女儿形影相随,暗示人生圆满终会消逝,要珍惜当下。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十九年前没有为情而死(可能指某种情感经历),如今已虚度多年光阴。"清辉"既指月光,也暗喻纯洁的时光。这里透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淡淡惆怅,但更多是看到女儿成长后的欣慰。

全诗用月光串联起秋景、亲情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最动人的是将月光下的亲子散步,与对生命轮回(圆缺)的思考结合在一起,既有生活气息,又饱含哲理。特别是"昨日早知圆必缺,今宵犹得影随形"两句,道出了人生无常却仍要珍惜当下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