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
第一句"不拔金钗赂汉臣":王昭君不愿意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让他把自己画美一点),结果毛延寿故意把她画丑。这里的"金钗"代表贿赂,"汉臣"指毛延寿。
第二句"徒嗟玉艳委胡尘":可惜这么漂亮的姑娘(玉艳)最终远嫁匈奴(胡尘),表达了作者的惋惜。
后两句是作者的议论:知道贿赂能改变美丑标准(指毛延寿收钱就把人画美),就不该只怪画师把美人画丑啊!这是在讽刺整个宫廷的腐败——不只是画师的问题,是整个系统都烂透了。
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王昭君的小故事,戳破官场的大黑幕 2. "货贿移妍丑"这说法特别犀利——连美丑标准都能用钱改变,还有什么是钱买不到的? 3. 最后一句的"岂独"是神来之笔,把矛头从毛延寿个人转向了整个腐败体制。
简单说就是:别只骂毛延寿画歪了,该骂的是那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肮脏规则。放在今天,就像说"别只骂某个贪官,该骂的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