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原韵八首 其四

质扑始兴郡,尚遗文献风。
版图秦塞阁,韶奏舜台空。
二水城中启,千峰剑外雄。
壮观聊纪实,得句不求工(浈武二水汇于城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河西地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重点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

首联"质扑始兴郡,尚遗文献风"点明始兴郡(今广东韶关一带)虽然民风质朴,但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质扑"形容当地淳朴的风气,"文献风"指代历史文化的传承。

颔联"版图秦塞阁,韶奏舜台空"通过历史典故展现地域特色。前句说这里曾是秦朝边塞的要地(阁指军事建筑),后句用舜帝奏韶乐的典故,暗示这里曾有辉煌历史,如今只余空台。

颈联"二水城中启,千峰剑外雄"转入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浈水、武水在城外汇合(呼应诗末自注),如宝剑般耸立的群峰在城外巍然屹立,用"剑"比喻山峰的险峻挺拔。

尾联"壮观聊纪实,得句不求工"是作者的创作自白:面对壮丽景色,只求如实记录,不刻意追求诗句的精巧。这种自然率真的态度反而让诗歌更具感染力。

全诗通过地理坐标(秦塞)、历史典故(舜台)、自然意象(二水千峰)的层层铺展,将一个小城的空间景观与千年历史勾连起来,在质朴语言中展现出宏大的时空感。最后两句的创作态度也体现了古人"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