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出城马上作

既雨天气佳,微云淡如扫。
欲寻烟际钟,骑马河边草。
紫椹饱黄鹂,人家夏蚕老。
田妇踏缫车,隔篱语音好。
嗟我一何愚,读书浪枯槁。
不及此中人,终年客长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乡村的宁静生活,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田园的向往和对读书仕途的倦怠。

开头四句像一幅水墨画:雨后空气清新,云朵像被扫帚轻轻扫过般淡薄。诗人骑马沿着河边寻找远处寺庙的钟声,展现了一种闲适的漫游状态。

中间四句镜头转向农家生活:熟透的桑葚喂饱了黄鹂鸟,夏蚕已经成熟,农妇踩着缫丝车劳作,隔着篱笆传来愉快的交谈声。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乡村劳作的质朴美感。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他自嘲读书读傻了,整天埋头苦读却像干枯的木头,反而不如这些村民活得自在。这里"客长道"暗示自己常年在外奔波求仕,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

全诗妙在两种生活的对比: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一边是诗人枯槁的读书生涯。不用直接说羡慕,但通过紫椹、蚕丝、笑语这些鲜活的意象,自然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林之奇

(1112—1176)宋福州侯官人,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校书郎。时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之说,之奇言此书为邪说。后由宗正丞提举闽舶,奉祠家居。吕祖谦曾从之学。卒谥文昭。有《尚书集解》、《拙斋集》、《观澜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