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溪边、生活清贫却自得其乐的老人形象。
首联"白发溪干住,虽贫买竹饶"直接勾勒出主人公的形象: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溪边安家,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依然舍得花钱买竹子装点生活。这里的"饶"字用得巧妙,既表示"多",又暗示老人虽然清贫却精神富足。
颔联"名惭五云吏,梦断七星桥"透露出老人曾经的身份和心境变化。"五云吏"指高官,老人自愧不如那些达官显贵;"七星桥"可能指代曾经的仕途梦想,如今已经看淡放下。
颈联"烹鲤梅春小,归鸿柳雪消"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生活情趣:春天煮鲤鱼配青梅,看着柳絮飘飞中归来的大雁。这些细节描写让隐居生活显得格外美好。
尾联"两乡同此月,庐阜亦非遥"是点睛之笔:虽然与友人分隔两地,但共享同一轮明月,感觉庐山(可能指友人所在)也并不遥远。表达了虽隐居却不孤独,与友人精神相通的情感。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溪边、竹子、鲤鱼、飞雁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老人安贫乐道、超脱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虽居两地却心意相通的友情,都让这首诗充满温暖的生活气息和豁达的人生智慧。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