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伏波庙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愚昧的不满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湘山高耸,湘水奔流,七月的山林却像深秋一样幽静清凉。这里用"疑深秋"的错觉,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人写事:先问"巫阳女"(可能指巫山神女)在哪里,接着提到庙里供奉的新息侯(东汉名将马援)。然后讽刺普通百姓愚昧可笑,竟然把名将和普通人物混为一谈。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最后两句抒情:作者登临时感慨万千,却找不到能洗净世俗污浊的人。这里的"龌龊"指社会的庸俗风气,"洗俗流"表达了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三个对比:清凉山林与炎热夏季的对比、神女英雄与愚昧百姓的对比、高尚理想与庸俗现实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