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焦山一座孤寂山阁中过夜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融合,传递出一种孤独而超脱的意境。
前两句"乱竹烟霏合,孤峰夜宿寒"勾勒出山间夜景:杂乱的竹林间烟雾缭绕,独自栖宿的山峰透着寒意。这里用"乱"和"孤"两个形容词,既写实景又暗含心境。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待来潮上月"展现诗人静候潮水上涨、明月升起的过程;"照出水中山"则描绘月光下山水相映的奇幻景象。这两句通过等待与观察,将自然变化写得灵动有趣。"欲就閒房老"表达想在此隐居终老的愿望,但"因悲久客还"又透露出羁旅漂泊的伤感。
最后两句"长吟君不厌,江海共潺湲"最有意境:诗人独自长吟不觉厌倦,与江海的流水声相伴。这里把人的吟诵与自然水声融为一体,表现出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全诗妙在将孤独的旅居写得充满诗意:竹林、孤峰是孤独的,但等待月出、观察倒影的过程却充满趣味;想隐居却不得不漂泊是无奈的,但与江海共鸣的长吟又显得洒脱。诗人把寻常的山中夜宿,通过细腻观察和丰富想象,升华为富有哲思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