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海棠的生动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前两句"轻风袅袅泛崇光,长恨司花不与香"写的是微风吹拂下海棠花泛着高贵的光彩,但遗憾的是掌管百花的春神没有赋予它香气。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司花"比作掌管花朵的神明,突出了海棠虽美却无香的遗憾。
后两句"春睡一声莺唤起,却教老眼见啼妆"更有意思:黄莺的一声啼叫惊醒了春睡中的海棠,让诗人这个"老眼"看到了带着晨露的海棠,就像女子哭泣时的妆容。这里把带露的海棠比作"啼妆",既形象又带着一丝伤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拟人手法让海棠活起来,从"春睡"到被"唤起",赋予花以人的情态
2. 通过视觉(崇光)、听觉(莺声)、想象(香气)多角度描写
3. 最后一句的比喻出人意料,把晨露比作泪痕,暗示美好事物的脆弱易逝
4.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诗人看似在写花,实则借花抒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既欣赏又惋惜的复杂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