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坞
入世苦不迟,入山苦不早。
千载驰驱情,零落归荒草。
柴门静无事,小木倏成抱。
石涧何时流,夕阳寒古道。
七月十日霖,烟云墨如扫。
木末可垂罾,葑田浮荇藻。
雷雨龙皮黑,原畲色同槁。
独蚊展古湫,孤屿想妍好。
山水变化深,秋风日衰老。
千载驰驱情,零落归荒草。
柴门静无事,小木倏成抱。
石涧何时流,夕阳寒古道。
七月十日霖,烟云墨如扫。
木末可垂罾,葑田浮荇藻。
雷雨龙皮黑,原畲色同槁。
独蚊展古湫,孤屿想妍好。
山水变化深,秋风日衰老。
现代解析
《俞家坞》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生活的景象,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
诗的开头两句“入世苦不迟,入山苦不早”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和隐居山林的两难选择。他认为进入社会打拼并不算晚,但归隐山林也不算早,暗示了无论在何时做出选择,都有其独特的艰辛和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千载驰驱情,零落归荒草”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千年的努力和追求,最终都归于荒草,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功名的虚无。
“柴门静无事,小木倏成抱”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悠然。柴门前一片宁静,小树也渐渐长大,成抱粗壮,象征着时间在平静中悄然流逝。
“石涧何时流,夕阳寒古道”则进一步刻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石涧中的水流不知何时开始流淌,夕阳下的古道显得格外寒冷,给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感觉。
“七月十日霖,烟云墨如扫”描绘了七月的暴雨天气,烟云密布,仿佛墨色被扫过一般,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变幻莫测。
“木末可垂罾,葑田浮荇藻”则描绘了水边的景象。树木的末端可以挂鱼网,水田里漂浮着水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
“雷雨龙皮黑,原畲色同槁”再次描绘了雷雨天气,天空如龙皮般黑沉,原野的颜色也变得枯槁,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独蚊展古湫,孤屿想妍好”则转向了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一只蚊子在水潭边展翅,孤岛显得格外美丽,诗人通过这些小细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山水变化深,秋风日衰老”总结了全诗的意境。山水的变化深邃莫测,秋风带来了衰老的气息,暗示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宁静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