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农历六月遇到反常寒冷天气时的惊讶感受。
第一句"六月重衾更着绵"说六月份居然要盖厚被子还要加棉衣,点出天气异常寒冷。第二句"阴寒浑似暮秋天"进一步形容这种阴冷简直像深秋时节。这两句用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季节对比,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这种反常的寒冷。
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我生半百何曾见"说自己活了五十岁都没见过这种事,强调天气异常罕见。最后"记是康熙丙午年"点明具体年份,说明这件事值得被历史记住。
全诗语言平实却生动,通过个人感受反映出气候异常这一自然现象。作者没有用夸张修辞,而是用"盖厚被"、"像深秋"这些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感同身受。这种以小见大、用个人经历记录特殊天气的写法,既真实又富有生活气息,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自然变化的奇妙。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