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梁东卿激
结发抱奇趣,被褐深自珍。
空肠贮明月,坐友千载人。
长饥为驱出,宦游古河滨。
侵寻簿领书,陆海纵埃尘。
深迷谁复见,无闷日湮沦。
使车重皇眷,宾从实要津。
平生相与昧,数面辄成亲。
如何冰霜别,邂逅梅柳春。
我来闭空馆,公归柅轻轮。
咫尺不得语,寤叹良苦辛。
空肠贮明月,坐友千载人。
长饥为驱出,宦游古河滨。
侵寻簿领书,陆海纵埃尘。
深迷谁复见,无闷日湮沦。
使车重皇眷,宾从实要津。
平生相与昧,数面辄成亲。
如何冰霜别,邂逅梅柳春。
我来闭空馆,公归柅轻轮。
咫尺不得语,寤叹良苦辛。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两个志趣相投的朋友短暂相聚又匆匆别离的遗憾。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和人生际遇的无奈。
开头四句写诗人的品格:从小就有与众不同的志趣,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但内心自视甚高。用"空肠贮明月"这样生动的比喻,说自己的精神世界像空荡荡的肠胃里装着明月般清高,与古代贤者为友。
中间八句写现实处境:为生活所迫外出做官,整天埋在公文堆里,像被尘土淹没一样迷失自我。这时突然遇到赏识自己的上司("使车重皇眷"),虽然以前不熟悉,但见面几次就成了知心朋友。这里用"冰霜"形容分别的寒冷,用"梅柳春"形容重逢的温暖,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四句写离别之痛:诗人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官舍,朋友的车轮却已远去。明明近在咫尺却说不上话,只能在睡梦中叹息这份遗憾。全诗最动人的就是结尾这种"相见却不能相谈"的无奈,把文人之间的知音之情写得格外真挚。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景物(明月、尘土、车轮)表达深刻情感,把官场浮沉和人生聚散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清高,也能体会到朋友分别时那种说不出的惆怅。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