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的道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境界的向往和领悟。
首句“屦不染凡尘”,意为道士的鞋子不会沾染世俗的灰尘,象征他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清净的生活。接着,“云深竹屋春”描绘了道士隐居的环境: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竹屋静谧,仿佛春天永远停留在这里。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道士的超凡脱俗。
“安心能学道,屋指别无人”进一步深化了道士的形象。他心境安宁,专注于修道,屋中别无他人,表明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受外界的干扰。
“丹熟玄机透,琴清古乐真”则展现了道士的修为。炼丹是道家修炼的重要方式,丹熟象征着道士的修行达到了高深的境界,玄机透则表示他对宇宙的奥秘有了透彻的理解。琴清古乐真,表明道士不仅修道有成,还能在音乐中体会到古代圣贤的精神,琴声清雅,古乐纯真,反映了道士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两句“前缘君悟否,老子是龙身”带有一种玄妙的意味。前缘指的是前世或前世的因果,作者似乎在问道士是否领悟了这些缘分。老子是龙身,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和智慧,这里或许在暗示道士已经达到了与老子相似的境界,或者作者自己也在追求这种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与修行,表达了作者对道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的意象清雅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