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来三世空鍊形,竟坐误读《黄庭经》。
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軿。
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馀馨。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
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
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
仙宫洞房本不扃,梦中同蹑凤凰翎。
径度万里如奔霆,玉楼浮空耸亭亭。
天书云篆谁所铭,绕楼飞步高冷竮。
仙风锵然韵流铃,蘧蘧形开如酒醒。
芳卿寄谢空丁宁,一朝覆水不返瓶,罗巾别泪空荧荧。
春风花开秋叶零,世间罗绮纷膻腥。
此身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谷生蝗螟。
从渠一念三千龄,下作人间尹与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芙蓉城",通过瑰丽的想象展现了仙凡之别的怅惘,最后回归现实,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仙境描绘(开头到"翠被冷落凄馀馨")
用"珠帘玉案""霞舒云卷"等华丽意象构建了一个流光溢彩的仙界,但"竟坐误读《黄庭经》"暗示仙人因犯错被贬凡间,仙境的繁华反衬出神仙的孤独。

2. 仙凡邂逅("因过缑山朝帝廷"到"罗巾别泪空荧荧")
描写凡人与仙女的短暂相遇:夜晚听到仙乐,看见仙女如月光般出现又消失,梦中一起乘凤凰翱翔仙境。但醒来发现只是美梦一场,"覆水不返瓶"暗示仙凡永隔。

3. 现实感悟(最后部分)
将人生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看透世俗的虚华("世间罗绮纷膻腥")。最后劝诫世人要修养心性("收视观三庭"),像选择嘉谷般保持精神纯净,才能获得真正的长生。

艺术特色:
- 用"皎如明月""寒衾虚幌"等鲜明对比营造梦幻感
- "春风花开秋叶零"等自然意象暗示人生无常
- 结尾的劝喻使飘渺的仙境描写有了现实意义

核心思想:
通过仙境的极致美好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提醒人们要在俗世中保持精神的高洁。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