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食节(古代禁火的节日)闲逛城南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骑马出城,在禁火的寒食节悠闲地挥鞭前行。这里透出一种孤独和随性的感觉。
接着写他看到青松古墓和残破的碑碣,感到伤感;又看到春园里红杏盛开,听到音乐声,心生羡慕。这一悲一喜的对比,暗示人生无常。
然后诗人提到两种珍贵物品:用鸊鹈油保养的玉剑和用蚨血点染的铜钱,说这些不过是徒劳的夸耀。这是在讽刺世人追逐虚名浮利。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人世间的事情大多都是虚无缥缈的,不如去韦家喝杯冷酒,好好睡一觉。表达了看透世事后的豁达,以及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世事看淡,把酒言欢"的洒脱态度。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