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望厓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诗词,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厓门眺望大海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用“怀山巨浪拥孤篷”描绘了眼前的景象:巨大的海浪拍打着山崖,仿佛要将孤立的船只吞没。这里的“孤篷”象征着孤独和无助,给人一种渺小与渺茫的感觉。接着,“极目厓门浩渺中”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前的辽阔海景,浩渺无边,令人心生感慨。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卷土有因惟夺港,间关无望任回风”。这两句暗含了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卷土有因”指的是历史上的战争和争夺,特别是为了控制重要的港口;而“间关无望”则表达了在战乱中,人们的前景渺茫,只能任由命运摆布。这里的“回风”象征着无法掌控的命运。
诗的第五、六句“于今星影寒渔海,自昔潮光乱玉虹”则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于今星影寒渔海”描绘了如今渔民的艰苦生活,星星的倒影映在寒冷的海面上,显得格外凄凉;“自昔潮光乱玉虹”则回忆了昔日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仿佛彩虹般绚烂。这种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八万貔貅何所恨,白鹇犹纪宋时忠”则带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历史反思。“八万貔貅”指的是古代强大的军队,而“何所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战士的同情与感慨,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白鹇犹纪宋时忠”一句,白鹇是一种鸟,传说它代表着忠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宋朝忠臣的怀念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厓门的海景,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臣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忠诚和牺牲的敬仰。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历史情感的深刻抒发,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