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翁斋堂秋林觅句图

风高振林木,坠叶纷如雨。
鸿雁初来宾,蟋蟀声在宇。
幽人动遐思,清吟良独苦。
悠悠孰知音,空山有樵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开头两句,“风高振林木,坠叶纷如雨”,写出了秋风的强劲,吹动树林,树叶纷纷飘落,仿佛下起了一场叶子雨。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正是秋天的典型特征。

接下来的两句,“鸿雁初来宾,蟋蟀声在宇”,描绘了候鸟鸿雁刚刚飞来,蟋蟀在屋檐下鸣叫的场景。鸿雁的到来和蟋蟀的鸣叫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第五、六句,“幽人动遐思,清吟良独苦”,写了一个隐居的人被这秋景触动,陷入深深的沉思,独自吟诗,心中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苦闷。这里的“幽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他在静谧的山林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悠悠孰知音,空山有樵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他感叹,在这广袤的山林中,谁能理解他的心声呢?只有山中的樵夫偶尔出现,但这并不能真正慰藉他内心的孤寂。樵夫的存在,反而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秋日的萧瑟、鸿雁的迁徙、蟋蟀的鸣叫,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却依然感到无人理解的寂寞。这种情感是深刻而普遍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