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赋①
维黄鹄之迤逦兮,蟠鄂渚而饮江②。
郁兹楼之杰构兮,表荆郢之名邦③。
奠崇墉以为基兮,跨层榭以为房④;
造太紫以为宇兮,架虹蜺以为梁⑤。
栾栌矗叠,甍牖奕张,藻井旖旎,罘罳高骧⑥。
控压三楚,延眺八荒⑦。
缅文伟之蜕化,伟荀瑰之仙寮⑧。
咸鹤轩以蜚举,胥游憩而逍遥⑨。
胡沽客之谲诳,市辛酿而招邀⑩。
繄岩叟兮铁笛,弄明月兮落梅⑾。
火枣传而实繁,金桃迸而石开⑿。
洵仙真之灵迹,历千古之劫灰⒀。
其上则亭名石镜,阁号奇章⒁。
仙祠攸跻,遗像相羊⒂。
台余涌月之字,岩镌静春之藏⒃。
树参差而峍兀,石隐嶙以磅磄⒄。
烟霞出入于窔奥,禽鹿驯扰于朝阳⒅。
其下则头陀故寺,简栖妙碣⒆。
龟趺漫漶而既湮,鸿藻联翩而犹揭⒇。
漭岷峡之巨浸,导洞庭之洪波21。
吞云梦之八九,束汉沔之陂陀22。
滮滮磕磕,澶澶𣸏𣸏23。
粘天浴日,孕蛟蕃鼍24。
挂高帆兮摇曳,棹大艑兮峨𡶅25。
佩感交甫之遘,璧归穆满之遗26。
眷蘅皋而揽缬,睇鲛馆以⑴仪之叹音。
彼孙吴夏口之筑,景宗曲水之城28。
怅霸图之安在,恍陵谷之互更29。
至若证响循声,获羽衣之黄鸟30;
睎光望气,剖鱼腹之青铜31。
屡骇闻而佹见,志齐谐而难穷32。
盖岳阳僻处于巴丘,制不殊乎伧父33;
仲宣缥缈于荆南,迹犹同乎寓公34。
孰若兹楼之敞烺宏丽,名都称雄35,依林峦而非寂,邻嚣尘而不讧也36。
且其经营丹艧兮,人巧备极37。
帡幪护呵兮,神工是职38。
在世皇之末造兮,阳九偶值39。
倏豫章之良材兮,天吴漼㳁40。
班倕兮运斤,离朱兮削墨41。
拓故宇之栋隆,藉废宫以雕饬42。
遂不日而奄成,掩灵光之赫赩43。
占氛察祲,玄览独舒于南戒44;
言时纪事,人文永夸于绝代45。
匪土木之视侈,同守邦之重器46。
晴云烟景,崔颢岂尽其品题47;
粉壁新图,李白何由而捶碎48。
聊含毫而缀彩,摭寓目之梗概49。
郁兹楼之杰构兮,表荆郢之名邦③。
奠崇墉以为基兮,跨层榭以为房④;
造太紫以为宇兮,架虹蜺以为梁⑤。
栾栌矗叠,甍牖奕张,藻井旖旎,罘罳高骧⑥。
控压三楚,延眺八荒⑦。
缅文伟之蜕化,伟荀瑰之仙寮⑧。
咸鹤轩以蜚举,胥游憩而逍遥⑨。
胡沽客之谲诳,市辛酿而招邀⑩。
繄岩叟兮铁笛,弄明月兮落梅⑾。
火枣传而实繁,金桃迸而石开⑿。
洵仙真之灵迹,历千古之劫灰⒀。
其上则亭名石镜,阁号奇章⒁。
仙祠攸跻,遗像相羊⒂。
台余涌月之字,岩镌静春之藏⒃。
树参差而峍兀,石隐嶙以磅磄⒄。
烟霞出入于窔奥,禽鹿驯扰于朝阳⒅。
其下则头陀故寺,简栖妙碣⒆。
龟趺漫漶而既湮,鸿藻联翩而犹揭⒇。
漭岷峡之巨浸,导洞庭之洪波21。
吞云梦之八九,束汉沔之陂陀22。
滮滮磕磕,澶澶𣸏𣸏23。
粘天浴日,孕蛟蕃鼍24。
挂高帆兮摇曳,棹大艑兮峨𡶅25。
佩感交甫之遘,璧归穆满之遗26。
眷蘅皋而揽缬,睇鲛馆以⑴仪之叹音。
彼孙吴夏口之筑,景宗曲水之城28。
怅霸图之安在,恍陵谷之互更29。
至若证响循声,获羽衣之黄鸟30;
睎光望气,剖鱼腹之青铜31。
屡骇闻而佹见,志齐谐而难穷32。
盖岳阳僻处于巴丘,制不殊乎伧父33;
仲宣缥缈于荆南,迹犹同乎寓公34。
孰若兹楼之敞烺宏丽,名都称雄35,依林峦而非寂,邻嚣尘而不讧也36。
且其经营丹艧兮,人巧备极37。
帡幪护呵兮,神工是职38。
在世皇之末造兮,阳九偶值39。
倏豫章之良材兮,天吴漼㳁40。
班倕兮运斤,离朱兮削墨41。
拓故宇之栋隆,藉废宫以雕饬42。
遂不日而奄成,掩灵光之赫赩43。
占氛察祲,玄览独舒于南戒44;
言时纪事,人文永夸于绝代45。
匪土木之视侈,同守邦之重器46。
晴云烟景,崔颢岂尽其品题47;
粉壁新图,李白何由而捶碎48。
聊含毫而缀彩,摭寓目之梗概49。
现代解析
这首《黄鹤楼赋》用华丽的语言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观和传奇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一、建筑之美:立体画卷
诗人用"高楼跨江""彩虹作梁"等比喻,把黄鹤楼比作天上宫阙。具体描写中,"雕花立柱层层叠叠""琉璃瓦反射阳光"等细节,就像用文字搭建了一座3D模型。特别提到楼阁能"俯瞰三楚大地,远望八方荒野",凸显了它作为地标建筑的气势。
二、仙道传说:历史与神话交织
诗中嵌入了多个黄鹤楼著名传说:道士骑鹤飞升、仙人吹笛招鹤、铁笛道人等故事,就像给建筑披上了神秘面纱。这些"仙人踪迹"的描写,让黄鹤楼不仅是砖石建筑,更成为连接人间与仙境的媒介。诗人特意对比了沽酒商人的世俗与仙人的超脱,形成有趣反差。
三、地理人文:长江文明的见证
通过"岷江洞庭的巨浪""云梦泽的浩渺"等水文描写,展现黄鹤楼作为长江要塞的地位。诗中提到的历史遗迹如头陀寺碑刻、三国战场遗址等,就像打开历史相册,展示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雅集之所。结尾用崔颢、李白的典故,点明黄鹤楼是历代文人的"打卡圣地"。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实景与想象融合:既有对真实建筑的工笔描摹,又有对仙踪传说的浪漫演绎,最后落点到人文积淀。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千年名楼既有恢弘的"颜值",又有深厚的"内涵",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