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曾国荃联》是为曾国荃逝世而作的悼念联。我们来一一看解:
上联:“上为星辰,下为河岳,伐匡庐石未足纪功,遗像写凌烟,何愧同怀皆列土。” - “上为星辰,下为河岳”:曾国荃就像天上的星辰、地上的山河一样重要,形容他地位崇高,备受尊敬。 - “伐匡庐石未足纪功”:曾国荃平定了庐山的叛乱,功劳巨大,但这点功绩不足以记录他所有的贡献。 - “遗像写凌烟”:意思是他的画像将被画在凌烟阁上,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凌烟阁是唐朝用来纪念功臣的地方。 - “何愧同怀皆列土”:曾国荃和他一同作战的伙伴们都将被封官受爵,这也表达了对曾国荃的敬佩。
下联:“山不让壤,海不择流,滥齐廷竽仅堪充数,忠忱钦捧日,惭无大笔记平淮。” - “山不让壤,海不择流”:山不会拒绝土壤,海不会选择河流,用以形容曾国荃胸襟宽广,不拒绝任何有才能的人。 - “滥齐廷竽仅堪充数”:这里指的是曾国荃的部下中可能有一些并不出色,但整体上他还是非常出色的。 - “忠忱钦捧日”:表达了对他忠诚和热情的深深敬意,就像日出一样给人们带来光明。 - “惭无大笔记平淮”:虽然没有详尽记载曾国荃平定淮河叛乱的壮举,但这些壮举是值得记载的。
整体来看,这首挽联是对曾国荃的高度评价和敬仰,表达了对他军事才能、品德和功绩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其离世的哀痛和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