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孝子

事死如生实至难,古来不独数丁兰。
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
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
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

现代解析

这首《赠汪孝子》是一首赞美孝道的诗,讲述了主人公汪孝子如何以行动践行孝心,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事死如生实至难”,意思是说,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去对待逝者,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古人丁兰以孝闻名,但汪孝子的孝心同样值得赞扬。这两句点明了孝道的艰难和可贵,引出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

接下来,“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两句,描绘了汪孝子在战乱中失去亲人遗骸的悲痛,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通过刻木像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怀念和供养之情。这里的“菽水”指的是简单的饮食,意味着即使生活艰苦,孝心依然不减。

“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这两句,表达了汪孝子不仅在艰难的环境中尽孝,还承担起养育家族的重任,使得子孙后代得以团聚。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责任感和对家庭的付出。

最后,“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一句,既是对皇帝的感恩,也是对汪孝子忠孝精神的总结。诗人认为,汪孝子的忠孝行为将永远流传,不会被遗忘。这里的“不刊”意思是不可磨灭,强调了孝道的永恒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讲述汪孝子的故事,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和不易,赞美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守孝心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忠孝美德的推崇。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让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孝心的力量和魅力。

林桷

林桷,字子长,长乐人。淳熙初,为姑塾教授,为太守杨愿作《姑塾志》五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