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气字
九峰洪范篇,雅是书之纬。
顷尝一读之,懵然云雾蔚。
晚校中秘藏,讲此愧犹未。
喜逢尚书郎,家传得之既。
何以名内篇,一扣倘知味。
无几即语离,匆匆怪何谓。
天子仁圣心,闻过未常讳。
岂嫌有直疏,斥彼恶之汇。
矧兹龙卷前,正欠王与魏。
得见丹凤鸣,士党意乃慰。
黯也不居中,物论几鼎沸。
虽然上所命,所重在民事。
暨淑问皋陶,持平尔廷尉。
突使江东人,德泽尽沾溉。
惟公有古心,所守至弘毅。
我不畏孔壬,污吏必我畏。
所愿敷好生,物物皆吐气。
回思揽味甘,诏书登七贵⑴。
顷尝一读之,懵然云雾蔚。
晚校中秘藏,讲此愧犹未。
喜逢尚书郎,家传得之既。
何以名内篇,一扣倘知味。
无几即语离,匆匆怪何谓。
天子仁圣心,闻过未常讳。
岂嫌有直疏,斥彼恶之汇。
矧兹龙卷前,正欠王与魏。
得见丹凤鸣,士党意乃慰。
黯也不居中,物论几鼎沸。
虽然上所命,所重在民事。
暨淑问皋陶,持平尔廷尉。
突使江东人,德泽尽沾溉。
惟公有古心,所守至弘毅。
我不畏孔壬,污吏必我畏。
所愿敷好生,物物皆吐气。
回思揽味甘,诏书登七贵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官员蔡久轩从江东提刑官任上回家时,同僚们为他送别所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同僚对蔡久轩为官品德的赞赏,以及对他离任的不舍。
诗歌开篇用"九峰洪范篇"比喻蔡久轩的为官之道像经典一样值得学习,但作者谦虚地说自己读后仍觉深奥难懂。这里用"云雾蔚"形象地表现了蔡久轩品德的崇高。
中间部分称赞蔡久轩敢于直言进谏,就像古代贤臣皋陶一样公正。诗中"不畏孔壬(奸臣),污吏必我畏"两句特别有力,直接点明蔡久轩不惧权贵、严惩贪官的特点。
最后用"物物皆吐气"的生动比喻,说百姓因为蔡久轩的治理而扬眉吐气,表达了对他的感激。结尾"诏书登七贵"暗示蔡久轩虽然离任,但他的功绩会被朝廷记住。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多个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清官能吏的敬重,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离任官员的赞美,也暗含对朝廷用人得当的肯定。
周梅叟
周梅叟,名亮,以字行,改字春卿,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除秘书郎,改著作郎。八年,出知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