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叟道人季西弟宿祈泽寺晨起示以此诗
道人自捲衣,欲往夫子林。
形瘦若鹳鹤,复作鹳鹤音。
此音久不已,扰我清静心。
听尔纵好语,鼎足三竹簪。
松扃启虚晓,将见晨曦侵。
霜风满招提,出望青烟岑。
从君行逾年,壮我方外吟。
会须速招隐,脱身事幽寻。
尚为城郭叟,愧尔壁间琴。
形瘦若鹳鹤,复作鹳鹤音。
此音久不已,扰我清静心。
听尔纵好语,鼎足三竹簪。
松扃启虚晓,将见晨曦侵。
霜风满招提,出望青烟岑。
从君行逾年,壮我方外吟。
会须速招隐,脱身事幽寻。
尚为城郭叟,愧尔壁间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一位道人道友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道人的形象:诗中提到道人卷起衣裳准备去一处名为夫子林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出道人是一位修行之人,衣裳简单,形象清瘦,看起来像鹳鹤一样高挑。
2. 道人的声音:道人发出的声音让诗人心烦意乱,无法平静。即使道人说话的内容很好听,但声音本身却破坏了诗人心中的宁静。
3. 清晨的景色:诗中描述了清晨的景象,松门开启,天色渐明,霜风满布,远处青山烟雾缭绕。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清晨之感。
4. 与道人的交往:诗人提到与道人交往已经超过了时间,这种经历让诗人的方外之诗更加丰富。这里的“方外”指的是超脱世俗的修行生活。
5. 归隐的愿望:诗人表达了想要尽快回到自然、寻找幽静的理想状态的愿望,甚至不惜离开城市生活。他希望远离尘嚣,过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
6. 内心的矛盾:最后一句话中,诗人提到自己依旧住在城市里,却感到愧疚,因为他无法完全融入自然,而壁间的琴音却似乎可以理解他的这种愿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与道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羁绊的矛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