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守岁 其三

四时相代新,一身守其故。
时乎不再来,高坐岁已暮。
膝下数孺子,头角渐云露。
赋诗知节物,题符染毫素。
放假足欢娱,各从性所务。
我欲从之嬉,拘牵羞举措。
功名感岁华,奔走寡欢趣。
总角曾几时,去我忽如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中年人过年时的复杂心情,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半段像放电影一样展现过年场景:四季轮转又到新年("四时相代新"),但自己还是老样子("一身守其故")。看着时间流逝("时乎不再来"),突然发现一年又要过完了("高坐岁已暮")。这时候注意到身边蹦跳的孩子们("膝下数孺子"),个个都显露出聪明劲儿("头角渐云露"),他们写春联、作诗玩耍("赋诗知节物,题符染毫素"),自由自在地享受假期("放假足欢娱")。

后半段笔锋一转,道出成年人的无奈:想跟着孩子们一起玩("我欲从之嬉"),却觉得放不开手脚("拘牵羞举措")。为了功名整天忙忙碌碌("功名感岁华,奔走寡欢趣"),突然惊觉自己小时候("总角曾几时")就像昨天一样,时间却像野鸭似地飞快溜走了("去我忽如鹜")。

全诗最打动人的就是这种对比: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过年热闹,反衬出成年人被生活束缚的苦涩。最后两句特别扎心,把时间比作扑棱翅膀飞走的野鸭,生动表达了"还没好好年轻就老了"的感慨。这种过年时的年龄焦虑,现代人看了也会深有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