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纪灾

闻昔宋世潮地震,山圮泉沸栋宇倾⑴。
迩来八百五十载,馀气激荡未全平⑵。
戊午履端才三日,忽然簸撼雾埃生。
坊表摧颓墙壁倒,远近但闻呼号声。
洪水坌涌地绽裂,泥沙呿噏喷相并⑶。
初疑共工不周触,乾坤纽解𡹌匉訇。
又疑彗星猛冲击,世界毁灭劫运成⑷。
烛龙失曜六鳌逝,巨灵敛手孰支撑。
人物颠仆衢路上,四顾骇愕目空瞠。
老佛恻然舍身起,截断右足将地擎(开元寺大佛震坠,右膝右肩亦裂。)。
须臾震定入内看,骨肉完聚互相惊。
环观吾庐竟无恙,天意似怜寒士清。
蜉蝣蟪蛄亦何有,传闻北地方用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地震的灾难场景,以及人们在灾难中的恐惧与无助,最终又表达了对天意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古代宋朝时也发生过地震,山崩地裂、房屋倒塌,而这次地震似乎与古代的余震有关,暗示了自然的不可控和历史的循环。接着,诗人描述了地震发生时的恐怖景象:房屋倒塌、墙壁坍塌,四面八方都是人们的呼号声,洪水涌出,地面裂开,泥沙喷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诗人用神话中的共工触不周山、彗星撞击地球等比喻,来表现地震的破坏力之大,甚至让人联想到世界末日的到来。

在地震中,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仿佛失去了依靠。诗人提到“老佛”舍身救世,这里可能是指佛像在地震中受损,象征了信仰的力量在灾难面前的无力。然而,地震最终停止了,人们发现自己和家人竟然安然无恙,仿佛是天意怜悯了这些普通百姓。

最后,诗人感慨生命的脆弱,像蜉蝣和蟪蛄这样的微小生物一样短暂,而北方战乱的消息传来,更显得人间的苦难无处不在。诗人通过对地震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灾难中的恐惧、希望与反思,极具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