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凌歊台(本宋武帝凌歊台)
凌歊正在尘歊外,四起云山翠欲浮。
丹槛昔时空胜事,锦袍何处想灵游。
鳌分一岛来平野,鲸吸长江带两州。
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钩。
向来时有千岩梦,对此浑消万古愁。
醉目归鸿天际没,地高空阔更宜秋。
丹槛昔时空胜事,锦袍何处想灵游。
鳌分一岛来平野,鲸吸长江带两州。
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钩。
向来时有千岩梦,对此浑消万古愁。
醉目归鸿天际没,地高空阔更宜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凌歊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阔的景色和深沉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凌歊台高耸于尘世之上,四周云雾缭绕,青山翠绿欲滴,仿佛要浮起来。这里用"尘歊外"形容台的高,用"翠欲浮"表现山的生机,画面感很强。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曾经华丽的栏杆还在,但当年的盛事已成空谈;想象中穿着锦袍的仙人也不知去向。接着用"鳌分一岛"和"鲸吸长江"的夸张比喻,形容从高台俯瞰的壮丽景象:平野像被神龟分开的岛屿,长江如巨鲸吸水般贯穿两州。
随后写作者在台上的豪迈举动:挥手就能拨开飞云,让天空作帷幕;坐着感受寒露,看月亮如钩垂挂。这些描写既展现了高台的气势,也暗含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四句是情感的升华。作者说登台后,往日萦绕的千岩梦境消散了,万古的愁绪也减轻了。醉眼望着归鸿消失在天边,觉得在这地阔天高的地方,秋意更显爽朗。这里"醉目"可能是真的饮酒,也可能是被美景陶醉,表现出豁达开朗的胸怀。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凌歊台的雄伟、秋景的辽阔与个人的超脱感结合,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自然的赞叹,最终落脚在开阔胸襟、消解愁绪的主题上。语言豪放而不失细腻,能让读者感受到登高望远的畅快和心灵的释放。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