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苦织妇的悲惨生活,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不公。

第一句"蓬鬓蓬门积恨多":织妇头发蓬乱,住在破旧的茅屋里,心里积压着无数怨恨。这里用两个"蓬"字强调她的穷困潦倒。

第二句"夜阑灯下不停梭":夜深人静时,她还在油灯下不停地织布。"不停梭"三个字生动表现出她日夜操劳的辛苦。

第三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她织出一匹细绢(成缣),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要倒贴(陪钱纳),而这些绢的价值还不如青楼歌女唱一首歌的报酬。这里用"未直"(比不上)这个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劳动人民付出与回报的严重失衡。

全诗通过织妇的日常劳动场景,反映了古代手工业者的悲惨处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对比:劳动妇女日夜辛劳的成果,竟比不上娱乐场所的一曲歌声值钱,这种反差让人深刻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