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美丽画面,充满了浪漫和遐想。
前两句"青山隐映翠云遥,清夜高台坐寂寥"写的是远景:远处青山若隐若现,翠绿的云彩飘在远方。诗人独自坐在高台上,享受着这清幽寂静的夜晚。这里用"寂寥"不是指孤独,而是表达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后两句"何处碧桃深院里,月明风送紫鸾箫"把镜头拉近:不知从哪个种满桃树的深宅大院里,在皎洁的月光下,随风飘来美妙的箫声。"紫鸾箫"这个意象特别美,既形容箫声如凤凰鸣叫般动听,又暗示吹箫者可能是位美丽的女子。
整首诗就像一幅有声的水墨画:远景是朦胧的青山,中景是独坐高台的诗人,近景是月光下的深院,再加上随风飘来的箫声作为背景音乐。诗人通过视觉(山、云、月)和听觉(箫声)的结合,营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夜晚场景,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