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送王圣与次韵)

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

现代解析

这首《声声慢》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

首先,词的开头“琼壶歌月,白发簪花,十年一梦扬州”,描绘了一个华美的场景:月光下,人们饮酒唱歌,老人头上插着花。但这美好的景象却像是“十年一梦”,暗示着时光流逝,往事如梦,扬州的美好回忆已经远去。这里的“扬州”不仅是地名,也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快乐。

接下来,“恨入琵琶,小怜重见湾头”,作者借用“琵琶”和“小怜”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无奈。琵琶常与离别和哀伤联系在一起,而“小怜”则可能指代一位曾经的朋友或爱人。作者在湾头再次见到她,心中涌起了难以言说的愁绪。

“尊前漫题金缕,奈芳情、已逐东流”,作者在酒桌上写下了诗句,但美好的情感已经像东流的水一样消逝无踪。这里的“金缕”可能指华丽的诗句,但无论多么华丽的词藻,也无法挽回已经逝去的情感。

然后,“还送远,甚长安乱叶,都是闲愁”,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心情沉重,仿佛长安城中的落叶都成了他内心的闲愁。这里的“长安”象征着帝都的繁华,而“乱叶”则暗示了内心的纷乱与不安。

“次第重阳近也,看黄花绿酒,也合迟留”,重阳节临近,黄花盛开,绿色的酒映衬着节日的氛围,但作者却感到应该迟留,似乎并不想面对这个节日。这里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节日的气氛也无法冲淡他内心的愁绪。

“脆柳无情,不堪重系行舟”,柳树虽然柔软,但它的枝条无法牢牢系住即将远行的船,象征着作者无法留住即将离去的友人。柳树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这里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伤感。

“百年正消几别,对西风、休赋登楼”,作者感叹人生百年,离别却频繁发生。面对西风,他不愿再登楼赋诗,因为登高望远只会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

最后,“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作者表达了对凄凉时节的恐惧,尤其是秋天,团扇象征着夏日的欢乐,而秋天到来时,团扇被收起,象征着欢乐的结束。这里的“团扇悲秋”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