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独上台城望远空,当年遗迹动悲风。
怀春罗绮旗亭外,向夕牛羊辇路中。
几寺残碑深野草,故宫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兴亡感,湖水苍茫背郭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台城上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感慨。

首句“独上台城望远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视角:他独自一人登上台城,远望苍茫的天空。这里的“台城”指的是南京的古城墙,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接下来,“当年遗迹动悲风”,诗人看到昔日的遗迹,内心涌起了悲伤的情感。这里的“遗迹”可以是任何历史留下的痕迹,比如城墙、建筑等,它们见证了过去的辉煌与衰落。

第三句“怀春罗绮旗亭外”,诗人回忆起春天时旗亭外繁华的景象,罗绮指的是华丽的衣裳,象征着往昔的盛世和繁华。

第四句“向夕牛羊辇路中”,诗人又看到傍晚时分牛羊在辇路上漫步,辇路是指古代皇帝车驾经过的道路,这里暗示了昔日皇家的威严与今日的荒凉对比。

第五句“几寺残碑深野草”,诗人注意到几座寺庙的残碑被深深的野草所覆盖,寺庙和碑文都是历史的见证,而今却被自然的力量逐渐侵蚀。

第六句“故宫眢井落梧桐”,故宫指的是旧时的皇宫,眢井是枯井,梧桐树则是常见的庭院树木。这句诗描绘了故宫荒废的景象,枯井边落满了梧桐叶,暗示了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最后两句“只今多少兴亡感,湖水苍茫背郭东”,诗人感慨如今心中涌现出多少关于国家兴亡的思绪,湖水苍茫,背对着城郭的东面,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台城、遗迹、旗亭、辇路、寺庙、故宫等历史地标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