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
钟响欲沈寺,鸡啼如隔村。
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
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忧虑,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间的困境。

首联"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狂风暴雨的猛烈,就像树林在奔跑,雨水整夜像倒下来一样。这种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狂暴力量。

颔联"钟响欲沈寺,鸡啼如隔村"通过听觉描写,寺庙的钟声在雨夜中显得低沉模糊,鸡鸣声听起来像是从很远的村庄传来。这两句巧妙地用声音衬托出雨夜的压抑感和距离感。

颈联"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转入对农事的担忧。诗人担心这样的暴雨会毁坏即将成熟的庄稼,秋天就没有收成可以储存了。这里表现出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

尾联"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进一步联想到现实问题:暴雨冲垮了围墙,导致盗贼增多,人们不得不违背常理地大白天也关着门。这反映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整首诗从自然景象写到社会现实,层层递进。诗人不仅描绘了暴雨的凶猛,更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忧虑。通过"风雨夜"这个特定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诗中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饱含人文关怀,让读者在感受自然力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忧民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