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林寺借宿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宁静悠远的禅意。
开头两句写诗人穿过松木门进入佛堂,在简陋的绳床上留宿。这里用"松门""绳床"这些简单朴素的物件,暗示寺庙的清幽环境。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长老说话简洁玄妙,山中的药草散发着清香。石壁间的灯火像衔在口中,月光悄悄躲进山岩后的僧房。这些描写调动了嗅觉(药草香)、视觉(灯火、月光)和听觉(长老说话),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特别是"一灯衔石壁"这个拟人化的写法,让静止的景物突然有了生命。
最后两句写夜深时梵唱声停,只听见清泉从高处流下的声音。这个结尾余韵悠长,用泉水声代替佛音,暗示禅意无处不在,即便在寂静中也能感受到生机。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夜景。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意象都恰到好处,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药草香、看到石壁灯、听见泉水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这种以景写情、含蓄隽永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