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赵太傅遗聚米图经

文武生贤子,羌图帝所多。
始欣知马援,终叹失廉颇。
苍鼠巢遗稿,黄埃锁旧戈。
远人犹偃蹇,掩帙泪滂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文武双全的贤臣(赵太傅)的深切怀念和惋惜。

首联"文武生贤子,羌图帝所多"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他既是文臣也是武将,深受皇帝器重。"羌图"可能指他处理边疆事务的功绩。这两句奠定了全诗对这位能臣的赞颂基调。

颔联"始欣知马援,终叹失廉颇"用两个历史名将作比:起初为得到像马援(东汉名将)这样的人才而欣喜,最终却为失去廉颇(战国名将)般的人物而叹息。通过对比,凸显了从得贤到失贤的强烈情感转折。

颈联"苍鼠巢遗稿,黄埃锁旧戈"转入景物描写:老鼠在遗稿中做窝,尘土覆盖了旧日的兵器。这两个充满衰败感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人亡物废的凄凉景象,暗示时光流逝、英雄不再。

尾联"远人犹偃蹇,掩帙泪滂沱"将视角拉回现实:远方的敌人依然嚣张("偃蹇"指傲慢),诗人合上书籍时不禁泪如雨下。最后这个掩卷落泪的动作,把对逝者的追念与对国事的忧心融为一体。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国失栋梁"的痛惜之情。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历史典故、衰败景物和自身动作,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贤臣的敬重、对人才凋零的痛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