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

庐山高哉倚穹昊,中有五老峰更好。
苍然屹立开辟初,后此巉岩尽称老。
凭谁削出金芙蓉,黛光半落青天中。
东南培塿不可数,环绕只与儿孙同。
我生几度过湖曲,五老容颜相见熟。
安得庞眉住此山,偃仰峰头号为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五老峰》描绘了庐山五老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赞叹庐山的高耸,直插天际,而在庐山之中,五老峰更是美得让人心醉。这五座山峰仿佛从天地初开时就屹立在那里,历经风雨,依然苍劲有力。作者用“苍然屹立”来形容它们的古老和坚毅,仿佛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

接着,作者用“金芙蓉”来比喻五老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美丽和光彩。山峰的黛色(深青色)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而周围的群山,虽然数量众多,但在五老峰面前,却显得像儿孙一样渺小,衬托出五老峰的雄伟。

作者在诗的后面提到,自己曾多次经过这片山水,对五老峰的容颜已经非常熟悉。他不仅欣赏这山峰的壮丽,更希望能像这五老峰一样,长久地驻留在这片山水之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甚至幻想自己能够与五老峰并肩而立,成为第六座山峰,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的深切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五老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永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深情和向往。作者不仅是在赞美山水,更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