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卧壶山人二首 其二

泉浸梦魂流百道,鸟惊齁息叫千般。
庄生化蝶宁为适,尚在人家枕席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半梦半醒间的奇妙体验,充满超现实的梦幻感。

前两句"泉浸梦魂流百道,鸟惊齁息叫千般"用夸张的手法写梦境:泉水仿佛浸透了做梦者的灵魂,在意识中分出无数支流;鸟叫声惊醒了打鼾的人,各种鸟鸣此起彼伏。这里把梦境与现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后两句"庄生化蝶宁为适,尚在人家枕席间"借用庄子梦蝶的典故,但提出了新见解:庄子变成蝴蝶固然自在,但终究还是在人的枕席间做梦。诗人认为,与其追求变成蝴蝶的超脱,不如珍惜当下半梦半醒间的奇妙体验。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把普通的睡眠体验写得充满诗意
2. 对经典典故提出新解,认为梦境本身就很珍贵
3. 用"泉浸梦魂"这样新颖的比喻让人眼前一亮
4. 传递出享受当下、珍惜生活小确幸的人生态度

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中那些似梦非梦的朦胧时刻,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美,不必刻意追求绝对的超脱。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