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谢芗泉饮铁门酒楼醉后赋赠

嫉恶心犹在,休官道乃光。
举朝怜汲黯,当路避张纲。
乞食游吴市,行吟类楚狂。
酒酣歌一曲,音节恐悲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酒后吐真言,用历史人物自比,表达对官场黑暗的愤懑和无奈。全诗充满借酒消愁的悲凉感,我们可以分三部分理解:

1. 刚直不阿的坚持
前四句像在说:"我虽然丢了官,但痛恨腐败的心还在,不当官反而活得更坦荡。"借用汉代清官汲黯(敢骂皇帝)和张纲(捉拿贪官)的故事,暗示自己和他们一样正直,却因此被排挤。这里的"举朝怜""当路避"很讽刺——满朝都说怀念清官,真遇到清官却纷纷躲开。

2. 落魄放浪的伪装
"乞食""行吟"两句看似在描写醉汉流浪,实则是用"装疯"来发泄郁闷。就像古代楚国的狂人接舆,故意用疯癫行为批评时政。诗人逛市讨饭、边走边唱,这种反常举动背后,是清醒的痛苦。

3. 酒中悲歌的真相
最后两句点破:所谓醉酒高歌,唱的都是悲凉之音。就像现代人KTV里借摇滚嘶吼发泄情绪,表面热闹,实际每一句旋律都藏着苦涩。这个"恐"字用得妙,既怕人听出真意,又忍不住要唱出来。

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反差感":用醉酒狂欢掩饰政治失意,借古人故事讽刺当下现实。就像今天有人离职后发朋友圈"庆祝自由",懂的人自然能读出其中辛酸。诗中历史人物与现代官场困境形成穿越时空的呼应,让读者看到:千百年来,正直者的孤独从未改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