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矗层云,清夜焚兰熏。素帏先受月,悄然照罗裙。

借问月中人,顾我何殷勤。相怜必同病,各自爱清芬。

月即不自语,我意转自殷。中心如皎月,清光常为君。

天边见月光,千里忆离群。

现代解析

这首《拟西北有高楼》以高楼、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孤独而高洁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场景与意象
诗人站在高耸入云的楼阁上,夜晚点燃香草,素白的帷帐最先被月光照亮,悄悄映出罗裙的轮廓。这里用"高楼""月光"营造出清冷孤高的氛围,而"焚兰熏"暗示主人公品性高雅。

2. 人与月的对话
诗人把月亮拟人化,问它为何对自己如此眷顾。他认为月亮和自己一样清高孤寂("同病"),都追求纯洁的品格("清芬")。即使月亮不回答,这份默契反而让诗人更加珍视。

3. 情感升华
最后四句是诗眼:诗人将真心比作皎洁的月光,永远为对方照耀。每当看见天边月,就想起远方的知己。这里把个人情感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寄托,月光成为连接两颗高洁心灵的纽带。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望月怀人"写出新意:不是简单的思念,而是强调精神层面的共鸣。诗人用清冷的月光象征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在孤独中坚守自我,同时渴望被理解。这种既孤傲又深情的矛盾心理,通过月光与高楼的意象自然流露,读来既优美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