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独酌

一雨垂十日,庭草纷如丝。
柴门人迹鲜,水曲群鸬兹。
宴坐启山阁,好鸟啼芳枝。
兴来聊自酌,高颂古人诗。
适量不在醉,适意不在词。
窗前有白雪,若与饮者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雨连绵的春日里独自饮酒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意趣和洒脱心境。

前四句写景:连续十天的春雨让庭院杂草疯长,简陋的柴门前几乎没有访客,只有弯曲的水边聚集着鸬鹚。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幽静寂寥的春日氛围。

中间六句写人:诗人打开山间小阁静坐,听着鸟儿在花枝间啼鸣。兴致来了就自斟自饮,高声吟诵古人的诗篇。这里特别点出饮酒的真谛——不在于喝醉,而在于尽兴;吟诗也不在于词藻,而在于心意相通。

最后两句神来之笔:诗人发现窗前的白色花朵("白雪"喻指白花)仿佛也在等待与他共饮。这个拟人化的描写突然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把独酌变成了与自然对饮的雅事。

全诗妙在把孤独写得充满情趣:连绵春雨本易让人烦闷,杂草丛生本显荒凉,但诗人却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与自然对话的快乐。通过饮酒、诵诗、赏花这些简单活动,展现了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与花朵对饮的想象,这种天真烂漫的情怀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诗意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