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岸

揭起青𦪪上岸头,野花和雨冷脩脩。
春江一夜无波浪,校得行人分外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春江的夜晚场景,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淡淡的愁绪。

前两句写的是靠岸时的情景:船夫掀起湿漉漉的青色船篷上岸,岸边野花被雨水打湿,显得冷清萧瑟。"冷脩脩"这个拟声词用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听到雨滴从花瓣滑落的细微声响。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整晚江面异常平静没有波浪,但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漂泊在外的行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感到格外忧愁。这里用"校得"(意思是"使得")这个口语化的词,把平静的江面和内心的波动形成巧妙对比。

全诗最妙的是用客观景物反衬主观情绪——越是平静的春江,越显出旅人的孤寂。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周围越安静,心里反而越容易胡思乱想。诗人捕捉到的正是这种微妙的心理共鸣。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