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题素娟录事画扇
春愁满纸。
看微云澹月,夜寒如水。
记得前宵,叶叶轻衫,同在曲阑干底。
素娥要斗婵娟影,笑一树、海棠浓睡。
得知他、画作乘鸾,直恁冷清清地。
料想閒宵弄笔,怕纷红骇绿,无此幽致。
朱鸟窗前,杀粉调铅,自滴方诸清泪。
怀中一堕三生梦,又碧海、青天无际。
能禁他、几遍团圞,老却画中人矣。
看微云澹月,夜寒如水。
记得前宵,叶叶轻衫,同在曲阑干底。
素娥要斗婵娟影,笑一树、海棠浓睡。
得知他、画作乘鸾,直恁冷清清地。
料想閒宵弄笔,怕纷红骇绿,无此幽致。
朱鸟窗前,杀粉调铅,自滴方诸清泪。
怀中一堕三生梦,又碧海、青天无际。
能禁他、几遍团圞,老却画中人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画家在春夜作画时的孤独心境,借画中景物抒发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上阕从画作内容切入: 1. 开篇"春愁满纸"直接点明画中意境——画家将春夜的愁绪倾注在纸面上。画中有微云、淡月,营造出寒凉的夜色氛围。 2. 通过"记得前宵"转入回忆,想起曾经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当时穿着轻薄的衣衫,在栏杆边赏月观花,连月亮(素娥)都想与佳人的倩影比美。 3. 但现实是孤独的,画中乘鸾飞去的仙子形象,正反映出画家此刻"冷清清"的孤寂。
下阕聚焦作画过程: 1. 描写画家在窗前调色作画,颜料(纷红骇绿)难以表现内心幽微的情感,只能独自落泪。 2. "怀中一堕三生梦"用佛教轮回概念,表达对往事的深刻怀念,这种思念像碧海青天般无边无际。 3. 结尾最动人:画中团圆的美景终会褪色,就像画中人也终将老去,暗示再美好的事物都难逃时光流逝。
全词妙处在于: - 用"画中画"的手法,既写实景又写画境,虚实相生 - 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孤独感 - 最后将人生感慨融入画作寿命,升华主题 - 语言清丽,意象优美(云月、海棠、鸾鸟等),情感含蓄深沉
普通人读这首词,能感受到:艺术创作是孤独的,但也是对抗孤独的方式;美好的回忆终会消逝,唯有通过艺术才能将其永恒定格。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是跨越古今的共通情感。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