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访友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般展开。
前两句写实景:山路上传来登山木鞋的清脆声响,原来是客人特意来竹林掩映的窗前拜访我。这里"屐一双"的细节既点明来客身份(文人雅士常穿木屐),又通过声音先于画面的写法,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访客的脚步声。绿竹窗的意象则烘托出主人清雅的生活环境。
后两句转入主题:客人拿出扇子求画,诗人便用笔墨勾勒出吴淞江烟雨迷蒙的景致。最妙的是"剪半江"这个动作——不是工笔细描整条江,而是像剪纸艺术般,用留白的手法只表现烟雨笼罩下半隐半现的江景。这种写意笔法既符合扇面画的创作特点,又用"雨雨烟烟"的叠词让人感受到江南水汽氤氲的朦胧美。
全诗短短四句,从访友的声响、居所的幽静,到作画时的艺术构思,层层递进。诗人把日常的文人雅趣写得生动传神,特别是最后将绘画过程诗意化的处理,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原来艺术创作就是把生活中最美的片段,像剪窗花一样精心裁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