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春初自兴义按试回雨雪载途连日大雾道经关索岭适值开霁俯仰流连偶然有作
昆仑地脊控八方,南方一干支夜郎。
上薄昆明下五岭,中间脉络纷开张。
迸地突出罗万菌,攒天拥簇森千枪。
到此划然成巨堑,滇黔锁钥真金汤。
我行积日苦堕雾,今日顿觉神飞扬。
试登绝顶一怅望,如辟混沌开天荒。
禹迹晦昧遗疏凿,厥宅殷土尤茫茫。
二盘源处近黑水,三危傅会同荒唐。
磨岩强被诸葛碣,将军名岭谁能详。
却思当关据形胜,一夫足使千夫僵。
鸡岭对峙殊险易,纡筹坐令输批吭。
朅来承平二百载,芟夷荆棘成康庄。
阆风蹀马同下视,仿佛华碧河流黄。
四十三盘穷践跞,拟坐眢井窥天阊。
墨客争摩晒甲上,白云不使红岩藏。
灞陵一勺山一垤,省识擘画资维纲。
耕凿相忘陵谷险,田流㶁㶁皆琼浆。
犵鸟蛮花各自媚,那知世外多沧桑。
大坡顶上重回首,但见野鹘凌风翔。
浮空万象随变灭,白日欲赤青天苍。
上薄昆明下五岭,中间脉络纷开张。
迸地突出罗万菌,攒天拥簇森千枪。
到此划然成巨堑,滇黔锁钥真金汤。
我行积日苦堕雾,今日顿觉神飞扬。
试登绝顶一怅望,如辟混沌开天荒。
禹迹晦昧遗疏凿,厥宅殷土尤茫茫。
二盘源处近黑水,三危傅会同荒唐。
磨岩强被诸葛碣,将军名岭谁能详。
却思当关据形胜,一夫足使千夫僵。
鸡岭对峙殊险易,纡筹坐令输批吭。
朅来承平二百载,芟夷荆棘成康庄。
阆风蹀马同下视,仿佛华碧河流黄。
四十三盘穷践跞,拟坐眢井窥天阊。
墨客争摩晒甲上,白云不使红岩藏。
灞陵一勺山一垤,省识擘画资维纲。
耕凿相忘陵谷险,田流㶁㶁皆琼浆。
犵鸟蛮花各自媚,那知世外多沧桑。
大坡顶上重回首,但见野鹘凌风翔。
浮空万象随变灭,白日欲赤青天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从兴义返回途中经过关索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和深刻的历史意味。
1. 起承转合的结构:
- 起:开篇描述了关索岭的地势特征,称其为“昆仑地脊控八方”,概括了它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 承:接着详细描绘了关索岭的地形地貌,使用“罗万菌”、“森千枪”等形象比喻,表达了山势的险峻和错综复杂。
- 转:中间部分转向个人感受,描述了长时间在雾中行走的艰难,以及“今日顿觉神飞扬”的豁然开朗。
- 合:结尾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于当前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山水景色的描绘:
- 关索岭的山势被比喻成“迸地突出”、“攒天拥簇”,形象生动。
- 诗人登上山顶,感叹“如辟混沌开天荒”,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惊叹和对历史的深远思考。
3. 历史人文的联想:
- 诗中提到了“二盘源处近黑水,三危傅会同荒唐”,暗示了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 还提到了诸葛亮留下的碑碣,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诗人还提到了“二盘源”和“三危山”的典故,暗示了关索岭的悠久历史和重要性。
4. 现实与理想:
- 诗中提到“承平二百载,芟夷荆棘成康庄”,表达了对和平盛世和开发边疆的赞美。
- 最后,诗人登上高处,感叹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关索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时空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