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晚天三四雁,碧波春水一双鸥。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最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傍晚。

前一句"红日晚天三四雁"描绘夕阳西下的天空。火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天边零星飞着三四只大雁。这里用"三四"这个不确定的数字,反而让画面更真实——不是整齐的雁阵,而是随意飞过的几只,显得格外自然。

后一句"碧波春水一双鸥"转向水面。碧绿的春水微波荡漾,一对白鸥在水面嬉戏。"一双"与前面的"三四"形成巧妙的对比,一个成双成对,一个三三两两,让画面有了变化。

整首诗只有14个字,却包含了天空与水面、飞鸟与游禽、落日与春波多组意象。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红日""碧波"的明快色彩,"三四雁""一双鸥"的灵动姿态,自然流露出对春天傍晚的喜爱之情。最妙的是数字的运用,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活了起来,仿佛能看见大雁扇动翅膀,白鸥掠过水面的瞬间。

陈国材

陈国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工诗,与周必大、杨万里同时。事见《鹤林玉露》甲编卷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