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朋友一起游览焦山之后所作,通过描述游山的经历和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首联“振衣还濯足,信宿憩精庐”,意思是诗人在游玩了一天之后,把身上的尘土抖掉,洗了脚,然后就在寺庙里住了下来。这里“振衣”和“濯足”都是古人用来形容清洁身心的行为,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又暗示了他想要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颔联“鸟雀知斋磬,蛟龙护赐书”,形容寺庙里的鸟儿似乎知道僧人念经的声音,而书斋里的书卷则仿佛有蛟龙守护。这里的“知”和“护”赋予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以灵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书籍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颈联“僧归落照下,帆出晓烟初”,描绘了一幅晚归的僧人和清晨出航的船只的画面。落照是指夕阳的余晖,晓烟是指早晨的雾气。这一联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出一天的时间流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
尾联“底事劳詹尹,江潭好卜居”,诗人借用古人詹尹的名字来表达他对于卜居在江边的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究竟哪一处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呢?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选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不愿被世俗所累,追求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游览经历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世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