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消遣终难去,无路追寻岂是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难以排解的情感,以及面对这种情感时的无奈与困惑。

首句“此情消遣终难去”说的是,一种情感或思念,无论怎么尝试去消解、转移注意力,都始终无法真正摆脱。这种情感可能是生活中的某个人、某段回忆,或者某种执念,它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

第二句“无路追寻岂是愚”则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情感的根源。这里的“无路追寻”可以理解为,明知道这种情感已经无法改变,或者已经失去了追寻的意义,但内心依然无法放下。作者反问“岂是愚”,并不是真的在自责愚蠢,而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即便知道这样做没有结果,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无力感。很多时候,理性告诉我们该放手,但感性却让我们无法真正释怀。这种矛盾与挣扎,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它让人感同身受,体会到情感世界的复杂与深刻。

谌祜

谌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号桂舟,又号服耕子,南丰(今属江西)人。布衣终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咏》等,已佚。

0